Chinese Engine Development

PrOeLiTeZ

Junior Member
Registered Member
They could just buy it so as to keep the Russians happy for a little longer. It never hurts to have a few extra squadrons, anyways.
Really I dont thinking China is willing to waste a billion dollar deal just to keep the Russians happy. Having a few squadrons, drains the PLA funds, requires new pilots or existing pilots diverted, facilities, munition supplies have to bought, etc....

Major point in where China has had doubts in continue arm sale is the IL-76 issue. If they had more IL-76 then supplies in the snow disaster couldve been reduced.
 

zuhe

New Member
In the hypothetical case that Venezuela I plant to modernize its F-16 with China.

The motor one WS-10 would be an option?

What radar would be able to offer China for the F-16 Venezuelans?
 

Deino

Lieutenant General
Staff member
Super Moderator
Registered Member
In the hypothetical case that Venezuela I plant to modernize its F-16 with China.

The motor one WS-10 would be an option?

What radar would be able to offer China for the F-16 Venezuelans?

I think that's as far away a pure hypothetical "What-if" as the long rumoured re-enginefit of AL-31 to the Iranian F-14 !

So IMO irrelevant !

(But answering the question: regarding it's thrust: YES maybe, regarding commonality - impossible ! Regarding the radar: any of these KLJ-series as fitted onto the latest J-7 ... I think the J-10's radar-dish is too large ... so maybe the FC-1's radar !)

Deino
 

crobato

Colonel
VIP Professional
I think that's as far away a pure hypothetical "What-if" as the long rumoured re-enginefit of AL-31 to the Iranian F-14 !

So IMO irrelevant !

(But answering the question: regarding it's thrust: YES maybe, regarding commonality - impossible ! Regarding the radar: any of these KLJ-series as fitted onto the latest J-7 ... I think the J-10's radar-dish is too large ... so maybe the FC-1's radar !)

Deino

That would be the KLJ-6E, which is the smallest and the baby of the series. This does not have the full functionality to support PL-12 or SD-10 missile, meaning no BVR combat. Think of it like a baseline product. There is also the KLJ-6F, which is the same radar but has the added BVRAAM capability and modes. But I don't know if this was ever actually deployed with the J-7G.

I believe the export J-7s of late either use the KLJ-6E or the SY-80 from another firm.
 

zuhe

New Member
It is counted some of the radars of the series KLJ-n is based on the the radar AN/APG-66, is certain that?

Which of them is the most seemed one to the AN/APG-66?

As for the motor one WS-10 already they are being utilized for the J-10 in series? :)
 

crobato

Colonel
VIP Professional
It is counted some of the radars of the series KLJ-n is based on the the radar AN/APG-66, is certain that?

Which of them is the most seemed one to the AN/APG-66?

None of them.

That's the problem of conventional wisdom from "experts" that lack any electronic, electrical, computer engineering, IT,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ey think you can copy or reverse engineer anything by looking at it.

Look at all the PC and notebook motherboards around and you will notice that despite the great variety in all their designs, they all work the same way. Because what you see on the outside is the least important of how it works inside. Even if China acquired brochures of the APG-66, or had engineers look at them from an F-16, it would tell you nothing about how it operates inside. Even by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s of others, all it gives you are nothing but goals to aspire to, plus a few clues along the way. But you really need to sweat out the programming and internal diagram designs on your own.

From all the very limited information that has been put out so far, the KLJ series while successful, seems like a generic slotted array planar radar. It seems to have all the expected and basic functionality, such as RWS, TWS, TWS engagement, STT, boresight, vertical scan, gunsight, bombsight, ground mapping by doppler sharpening, plus a few others, like air to sea search, MTI/GMTI, and maybe but still arguable, SAR. Its resemblance to other fighter radars is only because these other radars now seem to be more and more generic, and the APG-66Vwhatsover (short of the latest model) is being held regarded as the epitome of genericness that others like Thales, FIAR, ELTA and Phazotron is using as a target.
 

tphuang

Lieutenant General
Staff member
Super Moderator
VIP Professional
Registered Member
i wish i have time to translate these later, but here they ar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to view URLs content!

太行”发动机研制对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几点启示
更新时间:2008-2-21 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张恩和 编辑录入:xf 点击数:69


航空工业是国防科技工业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它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航空发动机被视为飞机的“心脏”,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机动性、航程、有效载荷、安全等性能,直接影响军用飞机的作战能力和出勤率。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没有独立自主发展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就没有独立自主发展的航空工业,也就不能有独立的空防力量。因此,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发展航空工业,非常重视发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事业。

我们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简称“六O六所”、“一航动力所”)是我国第一个大中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中心。自1961年建所46年来,先后研制了10多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其中涡喷-7甲(乙)发动机已装备部队;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昆仑”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设计定型,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由测绘仿制、改进改型走上了自主创新研制先进航空动力的新阶段。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太行”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设计定型,实现了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从涡喷到涡扇、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历史性跨越,对于摆脱我国航空动力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对于发展我国航空工业和加强空军武器装备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我从1965年开始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1987年起担任“太行”发动机行政副总指挥,1991年底任该型号总设计师。几十年来,我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太行”发动机从诞生、成长到成熟的整个历程,亲身体味了中国自主创新研制先进航空动力的种种艰辛,深切感受到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责任重大、意义非凡、时不我待。

回顾20余年研制“太行”发动机的历程,我感到它对于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建设创新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根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关键是人,没有人才队伍根本就干不成事儿。国防科工委张云川主任曾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要求凝聚、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要把核心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保障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根本任务,作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1.注重培养,放手使用人才。

中国一航林左鸣总经理说过,“一个企业家的真正历史使命,就是做出一个优秀的队伍出来。要以愚公移山的恒心,前赴后继地、不间断地塑造培养优秀人才。要非常重视让年轻人走到前台挑重担。”近些年来,军工企事业单位加大了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力度,力图使专业技术队伍保持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梯次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各专业大学生,如果只是呆在办公室里看书本,没有实践的机会,是成长不起来的。必须给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同志压担子,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充实到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的重要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消化理论、增长才干。根据不同人员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进行合理调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加强培训,增长创新能力。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要求科技人员必须始终了解前沿技术、掌握知识动态、运用最新工具、具备创新技能。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增长其创新能力。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同时充分发挥老专家在人才培养中的“传、帮、带”作用。在不影响科研生产的前提下,要想尽办法将一些青年技术骨干选送到相关专业院校和出国进修。请专家学者为科技人员举办先进技术知识讲座,开展技术交流。

在“太行”发动机的研制中,按照上述培养人才思路,我们带出了一支队伍,涌现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包括各个层次的技术领导、发动机设计人员、型号研制管理人员等。一批年富力强、精通专业、作风过硬、善于管理的中青年管理人才已走上领导岗位,占领导干部总数的80%,各级中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骨干已占总数 90%以上。这为我国今后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准备了人才力量。

二、搭建创新平台,是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中国一航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集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之一就是要建设技术与产品研发平台,推动建立以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为特点的基础能力体系,以支持多类多种研发项目的快速开发和商业成功。这是中国一航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快速成长的正确选择。

1.抓好预研,储备技术,搭建创新的技术平台。

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难度大。为了掌握研制技术、减少研制风险,国外航空发达国家在型号立项前,就已储备好所需的关键技术,只是在型号上集成而已。即型号立项时,与发动机相关的关键技术、材料工艺、试验条件等已基本具备。如美国每年平均为一个型号投入经费3~4亿美元,采用实施专项计划的办法,进行多种部件和整机的预先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与国外的情况正相反,我国只有型号立项之后才能够启动这些相关技术或条件的建设,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使得我国发动机行业不仅技术基础薄弱,工程试验经验积累不够,试验设备、加工设备缺乏,而且材料和工艺相对落后。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我们研制“太行”的过程非常艰难,常常需要临阵攻关,影响到了项目的进度。如果之前能做好技术储备, “太行”发动机的研制周期还能缩短。

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科技发展一定要重视预先研究,加强技术储备。第一,要做足预研投入。预先研究的资金即使当时不投入,在进行型号研制时也得投入。而当进入型号研制再投入时可能所需资金会成倍增长。不仅如此,往往这种“临时抱佛脚”性质的攻关,最终会影响到型号研制的进度,因为型号研制的难点就集中在这些关键性的技术上。第二,要在型号研制之前考虑好,研制项目将会有哪些关键的技术,包括先进设计、新型材料、新工艺等,按照规划一步步向前推进。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预研性质的APTD计划,表明了大家对预先研究工作的重视。

2.完善体系,规范设计,搭建创新的知识平台。

科学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如航空技术发达国家的发动机研制、生产程序十分规范,只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做得很好。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到了国外的公司,就能很快进入状态,参与到新的发动机设计中去。而在我国发动机研制领域,知识的积累和设计规范的建立不够完善,很多是依靠老科研人员的经验、记忆搞研究,不利于技术的延续、存储和创新。

因此,切实加快发动机设计体系建设,是实施发动机技术创新极其重要的基础工程。通过建立和完善知识管理体系,积累显性知识,开发隐性知识,从知识传承走向知识创新,为提升综合设计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同时,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强大的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建立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企业外部各机构之间、企业与各用户之间的知识网络,促进企业新知识的产生,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我们所通过“昆仑”、“太行”发动机的研制,逐步强化发动机设计规范、流程和标准建设,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型号研制,提升了整个队伍的科研水平。

3.加强合作,引进智力,搭建创新的合作平台。

当今科技体系复杂庞大,特别是航空工业,产品研制多是系统工程,技术创新很难由个人甚至一个企业单独实现。这就需要团队共同来完成。团队可以是企业内部跨部门的,可以是跨企业的,可以是跨地区的,甚至可以是跨国度的。这样才能实现资源互补,发挥优势。

要积极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借助“外脑”和“外力”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对外和对内技术合作,扩大同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广泛联系,聘请行业内外知名专家和院士做顾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跟踪国外相关型号研制情况和先进技术,邀请外方高级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并开展一些项目的联合研制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关键试验设备和技术的水平,有力地培养、锻炼我们的技术队伍。如“太行”发动机的研制就是由一航动力所担任总设计师单位,一航黎明、一航西航等几百个单位、近十万人参加,涉及航空、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多个厂、所通力合作的成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三、完善创新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保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具备一个相对完备且动态优化的软硬件创新条件。

1.加强硬件条件建设。

拥有一整套完善的设计、测试、计算、试验、试制、生产等科研基础设施、设备,是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是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和“孵化器”。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中国一航等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所不断加强发动机研制软硬件建设,为进一步提高研制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要增强试制生产快速反应能力。发动机的研制与飞机不一样,飞机一次生产几架就行了,而发动机必须分批次生产,每一个批次生产后都要做试验,必须要加快生产周期,争取更多的试验时间。“太行”的发展过程表明,增强零件试制生产能力、缩短试制周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要增强产品服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发动机实现设计定型并不意味着研制任务的结束,它只是发动机全寿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在型号批量装备并形成有效战斗力以后,才能算是取得真正的成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和解决问题是科技创新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认识的再提高和深化,它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因此,定型以后,科研人员还必须做好后续工作,对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快速反应,为生产方、用户方做好技术服务,尽快实现型号的完全成功。

四、拓展创新路径,是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关键

在国外加强技术封锁、国内基础相对薄弱、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依托现有的基础,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探索一条技术创新的路径,不断拓展技术成功、产品应用的渠道,是科技人员需要时刻思考和把握的问题。

1.循序渐进,科学决策,拓展技术成功渠道。

型号研制技术复杂,风险巨大。因此,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科学决策,规避风险。如我们在“太行”发动机研制中采取分段决策的策略,先开展验证机后开展原型机研制,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是第一次,虽然相应延长了研制时间,但避开了项目研制中大的风险。在发动机的匹配问题上,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为避免用“太行”发动机装配新型飞机试飞的风险,我们采用了以“太行”发动机配装成熟机型的方案,同时,以成熟的发动机装配新型飞机,取得了飞机、发动机研制的双赢。

2.一个型号,系列发展,拓展产品应用渠道。

大家知道,以一个成功的机型为基础,向各个领域拓展,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的改进,从而开发出系列发展的型号,不仅规避了研制风险,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是产品创新的最佳途径。美国B-1轰炸机用的F101发动机,其核心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个核心机基础上系列发展的多种型号,被广泛应用到战斗机、客机、军/民用运输机等多种飞机上。

“太行”发动机性能优越,发展空间大。我们正在想方设法将它的应用范围扩大,实现系列发展,尽可能地使其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在原型机的基础上派生出多型发动机。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派生研制出燃气轮机,其综合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同档功率燃机的先进行列,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轻型燃气轮机,主要用作海军舰船动力,也可用作发电、热电联供及其它机械驱动。

五、营造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动力

创新的关键靠人,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自觉主动的人。国防科技工业的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引航、凝聚和催化。

1.营造氛围,宽容失败。

开创性的工作总是有风险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它的研制过程是一个由“设计——试验——修改设计——再试验”一直到定型的过程。在试验和试飞中必然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客观规律。而在研制过程中,试验做得越充分,问题暴露和解决得越彻底,设计定型后发动机的可靠性就越好,使用就更加安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一代名机就产生了。因此,研制中的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

我们所过去曾研制过一个技术水平和斯贝差不多的发动机,在三次上马、四次下马、五次转移试制地点之后,由于体制等诸多原因,使发动机因匹配对象下马未能形成装备,十几年功亏一篑,令人万分惋惜。这样的遭遇对于发动机事业的损失是巨大的。

因此,必须至上而下地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对科研人员要多一些关怀,多一些支持,多一些鼓励。鼓励他们敢于冒险和打破常规的精神,倡导“失败后总结经验教训再干”的理念,形成人人勇于创新、人人重视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气氛。

2.建立机制,激励创新。

鼓励创新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科学。要有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机制,才能真正、全面地起到激励作用。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规范的多方位创新奖励机制,使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你追我来赶、后浪推前浪的创新局面。

要大力倡导一种正确的思想,使每位员工都能勇于开拓,追求第一,不断前进,不断超越。以革新的眼光审视一切,形成人人争先、永不满足、永不服输、永不懈怠的氛围和环境。要鼓励多渠道成才,引导“家”、“长”、“匠”的分离,根据不同层次设立技术、技能系列岗位,并给予相应的岗位待遇,使个人在事业上始终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如在“太行”发动机研制关键时期,设立攻关创新奖100万元,对试飞、攻关、试验、试车、装配五大战区进行一次性奖励。从2004年起,每两年评聘一批所级技术专家和技能带头人,分别给予每人每年10000元或5000元的津贴,实行动态管理。

站在全新的起点,肩负神圣的使命,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跃升,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to view URLs content!

开展文化建设“三项工程” 推进航空动力事业加速发展
更新时间:2008-2-21 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周继红 陈慧君 编辑录入:xf 点击数:31


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一航动力所”)是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中心,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摇篮”。自1961年建所的46 年来,该所的设计师们在集团文化和所特色动力文化的孕育和激励下,矢志不渝、创新超越,先后进行了十多个型号发动机的研制,从测绘仿制、改进改型到自行研制,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先进航空动力的道路,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昆仑”、“太行”两型发动机的设计定型,使我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行设计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对于我国摆脱航空动力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早日跻身世界航空强国之列,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走进“十一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一航以贯彻落实《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大集团战略,加速全面发展的决定》为标志,吹响了战略转型、全面发展的冲锋号角。一航动力所要适应这场深刻的变革,首先必须完成文化的转型,积极促进文化的落地,努力实施文化的创新。以文化为牵引,引导员工转变观念、放飞思想,踩准事业发展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助推航空动力事业加速发展。

一、开展文化落地工程 深耕动力文化基础

40多年在自主研制航空动力道路上艰辛探索的历程,赋予了一航动力所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动力文化。近年来,在深入进行集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航动力所着力加强所的文化建设,强化所的顶层文化,培育基层特色文化,不断夯实动力文化基础。

1、强化顶层文化。

按照建设“五个一流”现代化研究所的目标要求,一航动力所构建了所的特色文化体系,以价值观“三向”(向心——忠诚、团结;向前——创新、卓越;向上—— 激情、和谐)、宗旨“四出”(——出装备、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愿景“五个一流”(——一流科研队伍、一流产品服务、一流管理体系、一流研制手段、一流工作生活环境)为框架的所的文化体系被广大员工所认同。

一是建设向心文化(即团队文化)。航空发动机研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一方面注重加强全所各基层单位之间的理解和协作,共同努力完成科研生产任务。如召开每月科研生产作业会,通报科研进展,摆出存在问题,协调计划进度,加强各单位的沟通;通过举办技术交流会、开办专业知识讲座,加强了设计室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积极举行各项体育赛事、成立各种球类运动协会等,既强健了科研人员的体魄,更迅速增进了单位职工间的情感和团结。另一方面注重做好改革调整整合单位的文化融合工作,使参与整合的两个或多个单位的文化优秀部分相互渗透、吸纳和结合,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文化,提升新单位的文化品质。

二是建设向前文化(即创新文化)。大力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推进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结合。深入强调学习,持续开展 “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加强知识管理,建立和完善知识管理平台,提升综合设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知识支持下的发动机设计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为培育创新文化提供制度保障。为鼓励创新、加快打造一支适应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青年人才队伍,所大力实施了“青年人才振兴计划”,组织评选了“昆仑”青年科技创新奖、青年岗位标兵和能手、青年优秀论文和成果、所级管理成果等,并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三是建设向上文化(即和谐文化)。引领建设和谐研究所,营造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社会、组织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如,一航动力所党委坚持定期与离退休职工进行交流和沟通;关心青年职工的生活,设立青年租房补贴;关心弱势群体,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和补助,建立了帮扶救助基金,开展“人人献爱心,你我共善举”的慈善捐助活动。在所园区网建立“合理化建议”平台,加强民主管理,给职工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创造民主参与决策的管道。广泛进行青年思想工作状况调查,开展“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活动,大力提倡相互理解、尊重、沟通、信任、协作,建立起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团队,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学习氛围和情感氛围。

2、培育基层文化。

一航动力所下辖46个基层单位,由于各自分工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性文化。在推行所的共性文化时,该所注重帮助各单位提升文化品位,提炼基层单位的文化理念、精神、愿景,促进动力文化理念的“落地”。

一是培育基层单位文化。各单位分别通过召开座谈会、征集格言等方式,提出文化理念的备选方案,党委宣传部与他们进行反复研究、磋商,最终确定符合各单位特色的理念。如总体设计研究室的“设计领头雁,动力先行者”,压气机研究室的“越压越强,动力激扬”,燃烧室的“激情燃烧,奉献光热”,传动和润滑研究室的 “和谐润滑,激情传动”,等等。这些文化理念的提出,成为各单位落实动力文化建设的方向,反过来又丰富了所的动力文化体系。在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各单位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素质。如按照“踏实做事,主动谋事”、“快速反应、高效执行”、“学习化工作、知识化生存”的理念,所办公室加强了各项制度建设,积极推动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强化信息化建设,并要求员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整体素质。

二是培育员工岗位文化。各单位纷纷开展岗位格言征集活动,职工深入领会所的文化理念和本单位的理念,结合从事专业的工作特点,创作岗位格言,作为本岗位的“座右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岗位文化”,促成了动力文化“落地”并且根深叶茂的良性发展态势。

二、开展文化形象工程,树立动力文化旗帜

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力量的源泉和制胜的法宝。它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外化于单位的一草一木,显化于职工的举手投足。为使动力文化体系更加深入人心,为职工理解、认同并主动融入所的文化,一航动力所强力推进文化形象工程,树立动力文化旗帜。

1、树立品牌形象。

加强集团品牌建设工作是深入推进中国一航集团文化建设的手段之一。按照新“六统一”(愿景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精神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的原则,一航动力所积极宣传集团品牌,制订了所的《形象视觉识别手册》;编印了《员工文化手册》;加强对全所员工特别是新入所员工的集团文化培训、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品牌意识,“中国一航”、“一航动力所”的品牌形象深入职工心中,并在当地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所的品牌建设工作获得了集团公司品牌建设检查组的好评。

2、树立环境形象。

近年来,一航动力所积极实践“提升品质,共创和谐”的环境理念,通过“强调宣传、强化责任、强力推进、强制执行、强固成果”的“五强”推进法,扎实开展 6S管理活动。将各单位的文化理念制作成近300幅图文并茂的宣传板,配置在办公室、作业现场和公共区域,营造了文化氛围,美化了环境。在新建的科技信息综合楼大厅设计安装了“崛起·腾飞·超越”大型主题文化雕塑,充分展示出所“向心、向前、向上”的价值观,突出了所的航空特色和建设“五个一流”现代化研究所的奋斗方向。同时,所党委组织撰写了“七论‘五个一流’现代化研究所”评论员文章,在所报、园区网刊载,引导职工深刻理解所的“五个一流”建设目标,树立全新的环境理念。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美的环境是企业强劲实力的外在体现。一航动力所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合作伙伴的赞誉,增进了外界对所的信心。普惠加拿大公司的专家组通过调研考察,对一航动力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所的设计技术能力、试验能力和优良的环境,远超出他们的预期。2007年4月8 日,在沈阳参加“大型飞机发动机发展高层论坛”的行业内外知名院士等70多名领导和专家在参观完一航动力所后表示,“所的变化太大”,使他们更加坚定了由一航动力所自主研制大型飞机发动机的信心和决心。

3、树立先进形象。

在先进集体、典型人物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企业崇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一个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面鲜明的文化旗帜。因此,典型宣传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手段,同时也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航动力所以“太行”发动机定型为契机,在所内外、行业内外大力宣传以“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为领军人物的一批先进典型。如在《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企业文化纵横》和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张恩和总师的先进事迹;组织专访刊登在《兵器知识》、《兵工科技》、《企业文化纵横》上;在《中国航空报》上设立“动力先锋”、“太行英雄”专栏,专题连续报道为“太行”发动机研制付出艰辛的先进人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为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一航动力所人“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坚贞理念和“矢志不渝、创新超越”的宝贵精神,既提高了所的知名度,也成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三、开展文化拓展工程,推动动力文化创新

“十一五”时期,中国一航集团公司将深入实施大集团战略,快速推进“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集中力量加速振兴发动机产业,这为一航动力所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太行”发动机经过18年研制实现设计定型,已经小批生产并交付部队小批领先使用,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已经在向产品和装备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迅速转变观念,加速实现文化转型。

1、加速观念转变。

2006年11月,在所科研生产作业会上,一航动力所所长张健为全所干部分析了集团战略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必须加快树立三个观念,即一是要树立产品和价值观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使研制的发动机形成有用、可靠的装备;二是要树立全局观念,积极发挥作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总体单位的核心作用,实现发动机研制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三是要树立创新意识,用一流的心态创造一流的业绩,实现“五个一流”现代化研究所的共同愿景。

为推动全所干部职工迅速转变观念,积极应对新任务、新挑战,2006年底,一航动力所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解放思想,加速振兴——三学、三转、三查、三比”活动,深入学习中国一航党组《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大集团战略加快全面发展的决定》精神、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关于加快沈阳发展的讲话精神和张健所长在所科研生产作业会上的讲话精神,查找在思想观念、发展定位、体制机制三个方面的不足和差距,比干劲、比思路、比成效。活动使全所干部职工的思想迅速统一到集团的《决定》上来,对集团战略转型和所的发展战略有了深刻认识。 2007年4月,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所党委又组织开展了“弘扬精神 放飞思想——加深理解三化战略加快树立三个观念加速构建‘五个一流’”大讨论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加深理解集团党组战略转型思想。

2、推进组织变革。

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需要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支撑和固化,才能完成从理念到行为的飞跃。按照转变三个观念的思路,一航动力所积极开展与战略转型相适应的管理创新,深化改革调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组织再造和机构整合。成立了综合计划部,负责全所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统筹计划,进一步强化综合计划管理,不断提升统筹全局的能力;成立“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部”,突出该所作为航空发动机总设计师单位的总体牵头纳总作用,突出总体技术协调能力;成立外场技术保障服务部,开展规范化的外场技术保障工作,强化外场试飞保障职能,最大限度使用户或使用部门满意。

3、加速文化转型。

适应变革的需求,必须拓展文化建设内涵,以“文化转型”推动战略转型的实施。过去,一航动力所的文化建设主要是“内向”(即“三向”——向心、向前、向上)文化,重在对内提升管理、凝聚人心,而在对外输出价值、树立形象方面着力不够。因应形势发展和科研任务的需求,在继续抓好“三向”文化建设的同时,一航动力所加大了建设“外向”(服务)文化的力度,迅速由“内向型文化”向“内外兼备型文化”转型。大力建设服务文化,培育向外的共享价值观,构建研究所与外部各个层面的和谐关系,为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从“让自己放心,让用户放心”升华到“让客户信任,让客户满意,让客户惊喜”,真正关注客户、服务客户、拥抱客户,以先进的服务理念促进形成先进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种观念和文化的引导下,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如外场技术保障服务部积极建立外场服务保障体系,包括外场服务保障工作体系、外场信息体系、外场服务保障管理体系等,设立了“外场工作日报”制并在所园区网上发布,及时反馈外场工作信息,全力做到快速反应;技术改造部设立了“技术改造工作周报”制,及时公布在建工程的进展状态,赢得了理解,获取了支持。
 

tphuang

Lieutenant General
Staff member
Super Moderator
VIP Professional
Registered Member
The above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how WS-10A has helped China in other projects and such. In terms of developing gas turbines (QC-70 and QC-185) + developing turbofan engine for transports. I think they are basically just description WS-10A as a major success here.

More from this sit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to view URLs content!

2月19日上午,空军装备部部长魏钢、空装科研订货部副部长张文健、外场部部长刘千里,中国一航总经理林左鸣、副总经理李玉海、总经理助理马福安各率机关一行,与空军驻沈阳地区军代表局局长王康宁等上级领导,前往一航动力所调研太行发动机等重点型号研制情况。

早晨8点多,一行人冒着严寒来到所试验基地试车台。太行发动机总师张恩和向到场的领导汇报了太行某新型发动机的研制情况。魏钢部长对该动力装置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和林左鸣总经理不时询问发动机研制中的问题,希望所务必加快研制速度。在随后现场观看该型发动机的试车过程中,魏钢部长、林左鸣总经理等不时与所有关领导进行交流。在参观所综合试验器厂房后,魏钢部长和林左鸣总经理对一航动力所近年来在研保条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称赞不已。

在所本部现场观看太行某型发动机过程中,魏钢部长表示对太行系列发动机充满信心,并提出要总结这些发动机研制的“教材”,供年轻同志学习。一航动力所所长张健表示一定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全力提高所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航动力所向到访的领导汇报了太行系列型号发动机的研制概况,魏钢部长等不时询问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他表示此次来访深受教育和鼓舞。他说,发动机行业目前已经走出了低谷;飞行员对太行发动机的感受很好,信心很足。有了太行发动机等平台,我国的军机和民机研制都踏实了。他非常感谢林左鸣总经理对动力领域的关注和大力扶持,并表示空装将对太行系列发动机等型号的后续研制给予全力的支持,和大家共同将发动机工作做好!对于发动机后续工作,魏部长强调要首先注重“可靠性”,保证发动机的茁壮成长。对于发动机的性能,能达到的一定要尽力争取,但绝不能牺牲可靠性去弥补。

林左鸣总经理感谢魏钢部长对发动机行业的厚爱,他要求一航动力所一定要认真按照魏部长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空装领导的各项指示。

一航动力所所长张健最后表示,奋战在发动机战线上的同志们一定会不辱使命,为发动机行业的振兴和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This is kind of exciting, just talks about plaaf reps coming to shenyang liming overloo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roved Taihang engine. And that, this engine is currently on the testbed.
 

Roger604

Senior Member
I have a question for you TPHuang. I recall WS-10A was only declared certified in early 2007. Why is it all these other technologies (like gas turbine) based on the WS-10A development has appeared already. You would exp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 to begin AFTER WS-10A is finished, and then we wouldn't hear about them for at least a couple of years. Yet since last year (2007), we've been hearing about a huge array of technologies facilitated by WS-10A innovations. Why?

My explanation is that all these technologies were actually overlapping to a great extent. WS-10A development was not merely a stand-alone jet engine but an entire leap forward for domestic industry to make modern powerplants.

What is this "heavy edition" of the WS-10A? (The article doesn't merely say its improved, but also that it's "heavy".) This must be for a transport.
 
Last edited:

crobato

Colonel
VIP Professional
To put it simply, I think it was a mistake to think that WS-10A = Taihang, when in fact, the WS-10A is just one of many applications of the Taihang co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