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ely, but should be sufficient to translate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technology. Go on ahead and post it, if my Chinese is too poor, I'm sure other members are more than proficient enough to assist with the rest.
well, this is the first one.The author is my friend.this one is about the different between theM2andBMP2——and why they are different.If you have question ,ask me ——i'm not a English speaker,but i'm a Chinese speaker
细节中的魔鬼——美苏步兵战车设计差异的背后。
技术与战术的辩证统一,既体现在战术需求催生技术的发展,又体现在技术的进步改变战术的细节。具体到武器装备来说,任何武器装备都应之前的战役战术需要而生,而武器装备诞生后,又形成了全新的框架,使得相应的战役战术体系随之发生改变。
基于这一逻辑,我们可以依托已经明确的战役战术需求及框架,大略的推测一个军事体系可能会催生出怎样的武器装备,同样的,当我们已经明确一个军事体系下武器装备的特点时,也可以将这个推理结构倒过来,基于武器装备特点,来管窥这个军事体系的某些令人感兴趣的特点……
一样中的不一样
时下军事爱好者们经常进行的讨论中,装备对比可以说是一大热门,各大军事类BBS中,军事爱好者们不厌其烦的对比着各种装备的技术参数,以陆军装备为例,各种坦克及装甲车辆的装甲厚度、火炮口径,弹丸侵彻深度、发动机马力等参数被拿出来反复对比。有时甚至到了为一毫米等效厚度、一毫米口径乃至一毫米穿深等等锱铢必较的“较真”的程度。
诚然,这些技术细节的确非常值得关注。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左右其在战役战术体系中的作用,甚至还有技术性能直接决定战争胜负的极端例子存在。但是,这样过分拘泥于细致入微的技术细节的讨论,却经常会使讨论的参与者们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武器究竟是因为什么被设计出来的?又打算被用来干些什么?
有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之初,打算先讨论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什么是步兵战车?
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军事爱好者而言,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嘲弄——即使是刚入门的军事爱好者也可以很熟练的随口念诵:步兵战车是一种搭载步兵作战的轻型或者中型战斗车辆,其载员舱通常可以搭载一个步兵班左右兵力。步兵战车一般装有小口径机关炮或者中口径火炮,搭载有反坦克导弹等等等等。
但是,这样就说清楚了步兵战车了么?
谈到这个问题可能有读者会觉得很可笑,步兵战车的概念而已,作者您莫非是在凑字数?
如果我们深入比对,将两种典型的美苏步兵战车放在一起,会发现些什么呢?
这里我们将BMP-2和M2这两种年代相近,武器配置也相近(都是小口径机关炮)的步兵战车放在一起的话,那么,相信只要视力没有问题的人就能看出,这两者除了整体布局相近以外有着极为明显的外形区别。这种外形区别,很多军事爱好者会将其归结为设计习惯的不同,但是不同的设计习惯在武器外形上的体现可以参照B1和图-160,作为实用至上的军事装备,设计者们是从来不惮于和对手设计得在外形上雷同的。
那么,这种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我们知道,地面战斗的本质,是在二维平面上对特定地区尽可能达成长时间的时效控制,各国陆军的建设均是围绕这一本质展开,既然谈到这一目的,那么就必须明确两个名词:冲击和突击。
冲击作业在陆军军事术语中是指对敌设防正面发起短促而迅猛的攻击,一般在己方前沿出发阵地到敌方设防正面之间展开,整个攻击距离较短(在现代战场条件下通常为30-40公里),时间持续亦较短(以小时计算),地形相对简单,但是敌我双方火力密度在所有战场作业中是最大的。
突击作业则是指突破敌设防正面以后,沿突破口向敌方纵深发起的长距离攻击作业,一般在冲击作业完成后展开,攻击距离较长(可达200-300公里),持续时间亦较长(可达一天乃至数天),沿途地形复杂,但火力密度相对稀疏。
明确了这两个概念以后,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我们选作样本的两种步兵战车,我们就可以发现,M2的设计更注重掩护坦克执行冲击作业,其武器及火控系统更为精良,防护也更加完善,但整车重量偏大,对道路要求较高,浮渡能力不完善;而BMP-2的设计则更加注重突击作业,其火力系统基本满足够用,重量较轻,对道路要求小,浮渡能力完善。
以上仅是就战场攻击行动的需求进行一番简单的分析,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出其中的诸多不同,而且,由于战场行动的复杂性,不同的设计对应的细碎战术需求毫无疑问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