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sure if this was posted before.
本文发表于:2009 年 12 月 10 日
空天力量杂志(ASPJ-Chinese) - 2009 年冬季刊
原文公布于: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2009 年 7 月 29 日
中国的核威慑观
China's Perspective on Nuclear Deterrence
作者:姚云竹,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Sr Col Yao Yunzhu, PLA)
编按:美军战略司令部于 2009 年 7 月底召开“2009 威慑研讨会”,邀请各国军事专家围绕“全球威慑视角”(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Deterrence)表达看法。中国军科院研究员姚云竹大校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受到广泛关注。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的核威慑观”。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简单说明,冷战时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是反对“核威慑”这个概念的。美国频繁地使用“核威慑”,使这个术语有了“核讹诈”、“核胁迫”、“核遏制”和“核威胁”等贬义的含义。中国作为多次遭受核攻击威胁的国家,不愿意使用这样一个术语是可以理解的。1 直到上个世纪的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初期,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激发了一次学术大辩论,“威慑”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概念才摆脱了冷战时期的负面涵义,被军事理论界重新接受。然而,尽管在冷战时期“威慑”作为一个术语曾经受到冷遇,但是威慑的逻辑却一直在中国的核思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理解,我将使用美国的威慑语汇来解释中国的核政策,并对中美两国的威慑思维进行比较。
一、中国的“不首先使用”政策说明中国奉行的是“纯威慑”,或者“报复威慑”
中国核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放弃了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选择。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政策,就必须以“报复”、而不是“拒止”手段进行威慑。因此中国必须发展报复性的、用于第二次打击的能力,而不是发展在战场上使用的核作战能力和作战理论。研究中国老一代领导人如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核思想,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不相信核武器可以象常规武器一样在战场上使用,他们也都不相信核战争可以用有节制和有控制的方式来实施并打赢。这一点与美国的核战略家们很不一样,他们探讨了各种各样可能的核冲突方式,制定了复杂和成套的核作战理论,其中包括有限核战争理论、战区核作战理论和升级控制理论等。
二、中国核政策的自卫防御性质说明中国奉行“中央威慑”,反对“扩展威慑”
中国保持核能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慑止有核武器国家对中国的国土发动核攻击,即使在冷战时期,中国没有接受过别国的核保护伞,也没有向别国提供过核保护伞。中国反对所谓的“扩展威慑”(即有核武器国家向其无核武器的盟国提供核保护伞)政策,表明了中国核政策的自卫性质。中国一直明确声明它将永远不会把核武器部署到别国领土,也不会允许别国的核武器进入中国。相比之下,在冷战时期和今天,扩展威慑都是美国核战略和联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的扩展威慑有助于防止核扩散,因为盟国不再需要发展自己独立的核武库,从而减少了核国家的数量。对此我不能苟同。我认为扩展威慑首先和主要是用来强化联盟关系的防务承诺,防扩散仅是一个副产品,而不是事先设计的主要任务。当今美国的盟国中并没有什么国家面对着必须依靠美国扩展核威慑才能解决的威胁,美国凭常规军事手段即可满足盟国的防务保障需求。此外,另一方面扩展威慑还会刺激扩散。美国及其盟国的敌人和潜在敌人将会努力获取核武器以便拥有抗衡美国常规优势的非对称手段。如果象奥巴马总统建议的那样,大家都要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创造条件的话,扩展核威慑应该是首先要摒弃的政策之一。
三、中国的核政策谋求大战略和战略层次的威慑,而不是战役和战术层次的威慑
中国领导人认为核武器是在大战略层面使用的政治手段,而不是军事作战行动中的制胜工具。中国的核思维并没有被所谓“胜者慑之”的逻辑左右,也没有将核行动划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对中国的核攻击,无论使用的核弹头当量是高还是低,无论造成的损失是大还是小,都是足以引起中国实施核反击的核进攻。而美国则是把核作战纳入战略、战役和战术作战行动之中的。例如,美国太平洋总部针对台湾海峡冲突制定的 5077 作战计划,据说就有关于使用核武器的附件。
四、中国保持所需的最低水平核武库,可以解释为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态势
我必须把“最低限度的核威慑”这个概念稍加改造,使其带有一些“中国特色”。中国的最低限度核威慑指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应尽可能降低,比如中国就仅把核武器用来慑止核进攻和实施核反击。与之相适应的是,核武库也必须保持在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上。在中国的官方文件中,常使用“精干”和“有效”这两个形容词来描述核力量。为了保持“精干”,中国必须有节制地发展核力量;为了做到“有效”,中国要对核力量进行现代化,确保在遭受核攻击后具有生存和反击能力。此外,中国的战略研究人员还认为最低限度的威慑是一个相对概念,不仅仅有数量标准,还要有诸如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核反击的可信性等质量标准。美国有些专家基于中国核现代化的情况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正在从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态势向有限核威慑态势转变,而在采取了有限核威慑态势后,中国将会用核武器慑止核与常规战争,甚至在常规冲突中把核武器用作控制升级的手段。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核思维的基本逻辑规定了核武器将是一个针对核武器的威慑工具,而不是在所有冲突中的制胜工具。
五、中国的威慑比其它任何核武器国家都更加依靠“不确定性”
我谈这个问题针对的是中国在核力量结构和规模上不透明的质疑。对一个奉行“不首先使用”、同时又不打算在不能使用的武器上花费过多资源的国家来说,依靠不透明来获取更大的威慑效果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威慑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成功,一种是让对手明确地知道付出的代价将超过可能的收益;另一种是让对手在评估代价与收益时狐疑满腹,从而放弃行动。让对手放弃原有企图可以使威慑奏效,让对手因情况不明而无法形成企图也可以使威慑奏效。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威慑方式,前者更注重通过不确定性达成威慑,后者则更注重通过显示力量达成威慑。
六、中国的核政策始终如一
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核威慑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中国来说,上个世纪的 60 和 70 年代是危机迭起的年代。从那以后,中国的安全环境一直在稳定地改善。当然,中国的核评估也面对一些新的复杂因素。首先,中国的核邻居比过去有所增加。其次,台湾海峡成为一个潜在的冲突爆发点,有可能将两个核武器国家卷入其中。第三,美国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核威慑的可信性构成了挑战,也破坏了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尽管有这些新变化,中国官方核政策却没有什么改变,也没有背离中国基本的威慑逻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解释中国政策的始终如一。一是中国与所有核武器国家形成的多边威慑关系可以轻松地将周边的新核邻居纳入其中。二是中国在战略层次实施的威慑,只要可信,就可以在平时和常规冲突时有效慑止对中国的核攻击。三是导弹防御系统可能导致对所需兵力结构和规模的重新评估,但不会导致放弃一个长期奉行的政策,这个政策曾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出色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我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将坚持大战略层次的核威慑,奉行基于报复性第二次打击能力的纯威慑和中央威慑,通过不确定性获取更佳威慑效果,通过提高生存能力、空防能力和安全性使核武库现代化。
[ 返回《空天力量杂志》中文版 | 读者留言电子邮箱 ]
注释:
1. 中国曾多次遭受核攻击威胁,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遭受核打击的国家。在朝鲜战争期间,麦卡瑟将军敦促杜鲁门政府批准向中国投放原子弹。在越法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多次磋商达成共识,如果中国介入并站在越军一侧,盟国将支持美国以原子弹攻击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 1953 年也曾威胁动用核武器打击中国关键地区(包括北京),如果中国发动新攻势的话。在 1958 年台海危机中,中国再一次处于美国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在 1969 年中苏边界冲突中,苏联高级军事领导人曾考虑以“有限数量的核武器”先发制人打击中国。参看能源和环境研究所网站 ,“核威胁年谱”(A Chronology of Nuclear Threats)。
作者简介:
Sr Col Yao Yunzhu, PLA 姚云竹,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Sr Col Yao Yunzhu, PLA),姚云竹,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大校军衔。1970 年入伍,历任班长、参谋、翻译、教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88 年获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8 年获军事科学院军事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客座研究,作为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交流学者走访美国。2003 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 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代表。多年来一直从事美国军事思想、军事战略与作战理论的研究,现主要从事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美军事关系和台海军事冲突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主编《美国军事基本情况》,著作《战后美国威慑理论与政策》、合著有《亚太安全战略论》、《20世纪战略理论遗产》,译著有《大失败》、《海湾战争》、《国家的命运》、《科索沃战争》、《恐怖的海峡》等,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和译文二百余篇。
本文发表于:2009 年 12 月 10 日
空天力量杂志(ASPJ-Chinese) - 2009 年冬季刊
原文公布于: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2009 年 7 月 29 日
中国的核威慑观
China's Perspective on Nuclear Deterrence
作者:姚云竹,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Sr Col Yao Yunzhu, PLA)
编按:美军战略司令部于 2009 年 7 月底召开“2009 威慑研讨会”,邀请各国军事专家围绕“全球威慑视角”(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Deterrence)表达看法。中国军科院研究员姚云竹大校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受到广泛关注。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的核威慑观”。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简单说明,冷战时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是反对“核威慑”这个概念的。美国频繁地使用“核威慑”,使这个术语有了“核讹诈”、“核胁迫”、“核遏制”和“核威胁”等贬义的含义。中国作为多次遭受核攻击威胁的国家,不愿意使用这样一个术语是可以理解的。1 直到上个世纪的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初期,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激发了一次学术大辩论,“威慑”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概念才摆脱了冷战时期的负面涵义,被军事理论界重新接受。然而,尽管在冷战时期“威慑”作为一个术语曾经受到冷遇,但是威慑的逻辑却一直在中国的核思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理解,我将使用美国的威慑语汇来解释中国的核政策,并对中美两国的威慑思维进行比较。
一、中国的“不首先使用”政策说明中国奉行的是“纯威慑”,或者“报复威慑”
中国核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放弃了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选择。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政策,就必须以“报复”、而不是“拒止”手段进行威慑。因此中国必须发展报复性的、用于第二次打击的能力,而不是发展在战场上使用的核作战能力和作战理论。研究中国老一代领导人如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核思想,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不相信核武器可以象常规武器一样在战场上使用,他们也都不相信核战争可以用有节制和有控制的方式来实施并打赢。这一点与美国的核战略家们很不一样,他们探讨了各种各样可能的核冲突方式,制定了复杂和成套的核作战理论,其中包括有限核战争理论、战区核作战理论和升级控制理论等。
二、中国核政策的自卫防御性质说明中国奉行“中央威慑”,反对“扩展威慑”
中国保持核能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慑止有核武器国家对中国的国土发动核攻击,即使在冷战时期,中国没有接受过别国的核保护伞,也没有向别国提供过核保护伞。中国反对所谓的“扩展威慑”(即有核武器国家向其无核武器的盟国提供核保护伞)政策,表明了中国核政策的自卫性质。中国一直明确声明它将永远不会把核武器部署到别国领土,也不会允许别国的核武器进入中国。相比之下,在冷战时期和今天,扩展威慑都是美国核战略和联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的扩展威慑有助于防止核扩散,因为盟国不再需要发展自己独立的核武库,从而减少了核国家的数量。对此我不能苟同。我认为扩展威慑首先和主要是用来强化联盟关系的防务承诺,防扩散仅是一个副产品,而不是事先设计的主要任务。当今美国的盟国中并没有什么国家面对着必须依靠美国扩展核威慑才能解决的威胁,美国凭常规军事手段即可满足盟国的防务保障需求。此外,另一方面扩展威慑还会刺激扩散。美国及其盟国的敌人和潜在敌人将会努力获取核武器以便拥有抗衡美国常规优势的非对称手段。如果象奥巴马总统建议的那样,大家都要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创造条件的话,扩展核威慑应该是首先要摒弃的政策之一。
三、中国的核政策谋求大战略和战略层次的威慑,而不是战役和战术层次的威慑
中国领导人认为核武器是在大战略层面使用的政治手段,而不是军事作战行动中的制胜工具。中国的核思维并没有被所谓“胜者慑之”的逻辑左右,也没有将核行动划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对中国的核攻击,无论使用的核弹头当量是高还是低,无论造成的损失是大还是小,都是足以引起中国实施核反击的核进攻。而美国则是把核作战纳入战略、战役和战术作战行动之中的。例如,美国太平洋总部针对台湾海峡冲突制定的 5077 作战计划,据说就有关于使用核武器的附件。
四、中国保持所需的最低水平核武库,可以解释为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态势
我必须把“最低限度的核威慑”这个概念稍加改造,使其带有一些“中国特色”。中国的最低限度核威慑指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应尽可能降低,比如中国就仅把核武器用来慑止核进攻和实施核反击。与之相适应的是,核武库也必须保持在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上。在中国的官方文件中,常使用“精干”和“有效”这两个形容词来描述核力量。为了保持“精干”,中国必须有节制地发展核力量;为了做到“有效”,中国要对核力量进行现代化,确保在遭受核攻击后具有生存和反击能力。此外,中国的战略研究人员还认为最低限度的威慑是一个相对概念,不仅仅有数量标准,还要有诸如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核反击的可信性等质量标准。美国有些专家基于中国核现代化的情况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正在从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态势向有限核威慑态势转变,而在采取了有限核威慑态势后,中国将会用核武器慑止核与常规战争,甚至在常规冲突中把核武器用作控制升级的手段。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核思维的基本逻辑规定了核武器将是一个针对核武器的威慑工具,而不是在所有冲突中的制胜工具。
五、中国的威慑比其它任何核武器国家都更加依靠“不确定性”
我谈这个问题针对的是中国在核力量结构和规模上不透明的质疑。对一个奉行“不首先使用”、同时又不打算在不能使用的武器上花费过多资源的国家来说,依靠不透明来获取更大的威慑效果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威慑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成功,一种是让对手明确地知道付出的代价将超过可能的收益;另一种是让对手在评估代价与收益时狐疑满腹,从而放弃行动。让对手放弃原有企图可以使威慑奏效,让对手因情况不明而无法形成企图也可以使威慑奏效。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威慑方式,前者更注重通过不确定性达成威慑,后者则更注重通过显示力量达成威慑。
六、中国的核政策始终如一
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核威慑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中国来说,上个世纪的 60 和 70 年代是危机迭起的年代。从那以后,中国的安全环境一直在稳定地改善。当然,中国的核评估也面对一些新的复杂因素。首先,中国的核邻居比过去有所增加。其次,台湾海峡成为一个潜在的冲突爆发点,有可能将两个核武器国家卷入其中。第三,美国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核威慑的可信性构成了挑战,也破坏了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尽管有这些新变化,中国官方核政策却没有什么改变,也没有背离中国基本的威慑逻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解释中国政策的始终如一。一是中国与所有核武器国家形成的多边威慑关系可以轻松地将周边的新核邻居纳入其中。二是中国在战略层次实施的威慑,只要可信,就可以在平时和常规冲突时有效慑止对中国的核攻击。三是导弹防御系统可能导致对所需兵力结构和规模的重新评估,但不会导致放弃一个长期奉行的政策,这个政策曾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出色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我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将坚持大战略层次的核威慑,奉行基于报复性第二次打击能力的纯威慑和中央威慑,通过不确定性获取更佳威慑效果,通过提高生存能力、空防能力和安全性使核武库现代化。
[ 返回《空天力量杂志》中文版 | 读者留言电子邮箱 ]
注释:
1. 中国曾多次遭受核攻击威胁,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遭受核打击的国家。在朝鲜战争期间,麦卡瑟将军敦促杜鲁门政府批准向中国投放原子弹。在越法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多次磋商达成共识,如果中国介入并站在越军一侧,盟国将支持美国以原子弹攻击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 1953 年也曾威胁动用核武器打击中国关键地区(包括北京),如果中国发动新攻势的话。在 1958 年台海危机中,中国再一次处于美国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在 1969 年中苏边界冲突中,苏联高级军事领导人曾考虑以“有限数量的核武器”先发制人打击中国。参看能源和环境研究所网站 ,“核威胁年谱”(A Chronology of Nuclear Threats)。
作者简介:
Sr Col Yao Yunzhu, PLA 姚云竹,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Sr Col Yao Yunzhu, PLA),姚云竹,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大校军衔。1970 年入伍,历任班长、参谋、翻译、教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88 年获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8 年获军事科学院军事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客座研究,作为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交流学者走访美国。2003 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 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代表。多年来一直从事美国军事思想、军事战略与作战理论的研究,现主要从事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美军事关系和台海军事冲突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主编《美国军事基本情况》,著作《战后美国威慑理论与政策》、合著有《亚太安全战略论》、《20世纪战略理论遗产》,译著有《大失败》、《海湾战争》、《国家的命运》、《科索沃战争》、《恐怖的海峡》等,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和译文二百余篇。